首頁 > 安全環保 > 國家發改委緊繃煤炭保價穩供之弦 各項增產增供舉措持續落地見效

國家發改委緊繃煤炭保價穩供之弦 各項增產增供舉措持續落地見效

日期:2021-11-5    來源:國家發改委網站    作者:信息部

       進入11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依舊緊繃煤炭保價穩供這根弦,繼續采取積極措施,加強對煤炭市場調控,煤炭供需形勢持續好轉。

  精心部署

  11月3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全國長協煤流向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介紹并部署煤炭中長期合同履約監測系統數據填報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出席并作講話。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評估督導司負責同志介紹了構建長協煤流向監管系統的前期工作情況,全國煤炭交易中心負責同志介紹煤炭中長期合同履約監測系統報送內容、范圍和具體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負責同志分別圍繞長協煤履約和監管介紹了下一步工作考慮。

  會議強調,長協煤不僅是穩定市場的“壓艙石”,更是發電、供熱等關系國計民生重點領域用煤保障的“主力軍”,強化長協煤流向監管、督促簽約雙方積極履約,對于做好今冬明春乃至今后能源保供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一是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煤炭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的重要性,將做好履約數據每周填報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長期堅持下去。二是要落實責任,及時準確填報長協煤供應接收數據。當前所有參與今年四季度補簽中長期合同的煤礦、燃煤電廠、熱電廠和民用采暖燃煤供熱企業都要納入長協煤流向監管系統數據填報的企業范圍,履行企業經營責任和社會責任,不折不扣做好數據填報工作,并對數據的真實性負責。三是要強化監管,以扎實、高水平的中長期履約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要定期對供需雙方填報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和交叉比對,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司局將適時組織實地督查核實,并加強信用綜合監管,將煤炭中長期合同扎實履約作為保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司局、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相關同志在北京主會場參會,各省區市主管經濟運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及納入2021年四季度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補簽范圍的煤炭、電力、供暖企業代表在各地分會場通過300余個線上端口參會,參會人員超千人。會后,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已將煤炭中長期合同履約監測系統的數據填報操作流程演示視頻上傳至官網,供相關方面學習使用。

  強力監管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11月3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開展煤炭產地存煤場所清理整頓工作的部署,山西、內蒙古、陜西立即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通過設立舉報電話、實地調查檢查等方式,對本轄區內存煤場所進行全面摸排,分類加強監管和清理整頓,堅決清理取締未經批準以及未辦理用地、環保、安全等手續的存煤場所,嚴厲打擊利用違規存煤場所囤積居奇、哄抬煤價等非法牟利行為,切實維護煤炭經營市場秩序。

  11月3日晚,國家發展改革委約談《期貨日報》,針對其發布的關于煤炭保供穩價工作的失實報道,要求其嚴守真實、客觀、公正原則,嚴禁捏造、散布煤炭相關不實信息。對于失實失范報道線索,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轉請宣傳主管部門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成效顯著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全力推動煤炭增產增供,加強產運需銜接,不斷提高電煤供應和調運能力,10月份以來全國電廠供煤持續大于耗煤,存煤水平快速提升。11月2日,全國電廠存煤突破1.1億噸,較9月底增加超過3100萬噸。

  進入11月份,全國煤炭產量繼續呈現高位增長態勢。據調度,11月2日,全國煤炭日產量達到1167萬噸,接近今年產量最高峰值,為今年以來產量第二高峰,較10月初增加約100萬噸。隨著各項增產增供措施持續落地見效,全國煤炭日產量有望突破1200萬噸。

  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消息稱,繼內蒙古伊泰集團、蒙泰集團、匯能集團和興隆集團等多家民營企業主動下調坑口煤售價后,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等國有企業也相繼主動下調煤價。另外,在近日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召開的會議上,全國10多家主要煤炭企業紛紛表態跟進,主動將主產地5500大卡動力煤坑口價格降至每噸1000元以下。(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郭丁源、張洽棠)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亚洲成aV人片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视频专区 | 在线观看日本a视频 | 亚洲成眠在线观看毛卡片 | 亚洲人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