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策法規 > 《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印發

《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印發

日期:2016-10-17    作者:來源:工信部產業司 07郭
 
中國電石網訊:

編者按:《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近日印發,《規劃》在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和兩化融合等五個方面明確了發展目標,并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發展化工新材料、促進兩化深度融合、強化危化品安全管理、規范化工園區建設、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擴大國際合作等八項主要任務。

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

2016-2020年)

  石化和化學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經濟總量大,產業關聯度高,與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國防軍工密切相關,在我國工業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基本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需要。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在技術創新、產業結構、綠色發展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十三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我國由石化和化學工業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國制造2025》和《國務院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推動石化和化學工業由大變強,指導石化和化學工業持續科學健康發展,特編制本規劃。本規劃中的石化和化學工業是指以石油、天然氣、煤炭、化學礦和生物質等為原料進行化學加工的產業,不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規劃期為2016-2020年。

  一、行業現狀和發展環境

  (一)發展成就

  十二五時期,面對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復雜形勢和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的外部環境,我國石化和化學工業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大力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全行業總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為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十二五期間我國石化和化學工業繼續維持較快增長態勢,產值年均增長9%,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4%2015年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8萬億元。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化學品生產國,甲醇、化肥、農藥、氯堿、輪胎、無機原料等重要大宗產品產量位居世界首位。主要產品保障能力逐步增強,乙烯、丙烯的當量自給率分別提高到50%72%,化工新材料自給率達到63%

  2.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區域布局進一步改善,建成了22個千萬噸級煉油、10個百萬噸級乙烯基地,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三大石化產業集聚區;建成云貴鄂磷肥、青海和新疆鉀肥等大型化工基地以及蒙西、寧東、陜北等現代煤化工基地。化工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產業集聚能力持續提升,已建成32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產品結構調整持續深化,22種高毒農藥產量降至農藥總產量的2%左右,高養分含量磷復肥在磷肥中比例達到90.8%,離子膜法燒堿產能比例提高到98.6%,子午線輪胎產量比重提高到90.9%。隨著新型煤化工和丙烷脫氫等技術獲得突破,非石油基乙烯和丙烯產量占比提高到12%27%,有效提高了我國石化化工產品的保障能力。

  3.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建成了數百個石化化工企業技術中心。高強碳纖維、六氟磷酸鋰、反滲透膜、生物基增塑劑等一批化工新材料實現產業化,一些擁有特色專有技術的中小型化工企業逐漸成為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領域創新的主體。氯堿用全氟離子交換膜、濕法煉膠等生產技術實現突破,建成了萬噸級煤制芳烴裝置。對二甲苯和煤制烯烴等一批大型石化、煤化工技術裝備實現國產化,部分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節能減排取得成效。在全國率先建立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涌現出一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化工園區和生產企業。2011-2014年,全行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累計下降20%,重點耗能產品單位能耗目標全部完成。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2014年石化和化學工業萬元產值化學需氧量(COD)、氨氮和二氧化硫(SO2)的排放強度分別為0.43千克/萬元、0.07千克/萬元和1.79千克/萬元,較2010年分別下降47.6%40%23.5%。煤化工、農藥、染料等行業污染防治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磷礦石等化學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不斷提高,重金屬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

  5.兩化融合逐步深化。超過90%的規模以上生產企業應用了過程控制系統(PCS),生產過程基本實現了自動化控制。生產優化系統(APC)、生產制造執行(MES)、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也已在企業中大范圍應用,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石化、輪胎、化肥、煤化工、氯堿、氟化工等行業率先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

  6.國際合作成果顯著。十二五時期,石化和化工行業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巴斯夫、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杜邦等國際化工跨國公司積極拓展在華業務,建設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品檔次明顯提升。國內石化化工企業開展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跨國并購,中國化工收購馬克西姆-阿甘公司、倍耐力公司等取得較好成效,提高了國內行業全產業鏈競爭優勢。輪胎行業在天然橡膠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地區重點布局,投資建設多家工廠。氮肥行業已向孟加拉、巴西、越南、新西蘭等國家輸出合成氨、尿素生產技術。鉀肥行業在海外10多個國家投資了20余個項目,彌補了國內鉀肥供應不足。

  (二)主要問題

  十二五期間,我國石化和化學工業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都有較大的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水平仍有差距。

  1.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傳統產品普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電石、燒堿、聚氯乙烯、磷肥、氮肥等重點行業產能過剩尤為明顯。以乙烯、對二甲苯、乙二醇等為代表的大宗基礎原料和高技術含量的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國內自給率偏低,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烴塑料、特種橡膠、電子化學品等高端產品仍需大量進口。

  2.行業創新能力不足。科技投入整體偏低,前瞻性原始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前瞻性技術創新儲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核心技術較少。核心工藝包開發、關鍵工程問題解決能力不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較弱。

  3.安全環保壓力較大。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化工圍城城圍化工問題日益顯現,加之部分企業安全意識薄弱,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行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的矛盾凸顯,談化色變鄰避效應對行業發展制約較大。隨著環保排放標準不斷提高,行業面臨的環境生態保護壓力不斷加大。

  4.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石化和化學工業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產能分布分散,部分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尚未進入化工園區。同時,化工園區數量多、分布散的問題較為突出,部分園區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較低,配套基礎設施不健全,存在安全環境隱患。

 (三)發展環境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石化和化學工業轉型升級、邁入制造強國的關鍵時期,行業發展面臨的環境嚴峻復雜,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相互交織,增長潛力和下行壓力同時并存。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蘇步伐艱難緩慢,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美國大規模開發頁巖氣、頁巖油,伊朗重返國際原油市場,化石能源替代技術快速發展給國際油價回升帶來較大不確定性。中東、北美等低成本油氣資源產地的石化產能陸續投產,全球石化產品市場重心進一步向東亞和南亞地區轉移,部分石化產品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同時,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實施,為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從國內看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特別是《中國制造2025》、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全面實施,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為石化和化學工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的涌現,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消費需求個性化、高端化轉變,亟需綠色、安全、高性價比的高端石化化工產品。同時,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增速換檔、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石化和化學工業進入新的增長動力孕育和傳統增長動力減弱并存的轉型階段,行業發展的安全環保壓力和要素成本約束日益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質增效、綠色可持續發展任務艱巨。

  (四)需求預測

  十三五期間,在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消費升級等因素的拉動下,石化化工產品市場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約為56%,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60%,超過5000萬人將從農村走向城市,新型城鎮化和消費升級將極大地拉動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投資,促進能源、建材、家電、食品、服裝、車輛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進而拉動石化化工產品需求持續增長。同時,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居民人均收入將比2010年翻一番,社會整體消費能力將增長120%以上,居民消費習慣也將從溫飽型發展型轉變,對綠色、安全、高性價比的高端石化化工產品的需求增速將超過傳統產業。代表性石化化工產品消費量及需求預測如下表:

  二、指導思想、發展原則和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中國制造2025》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為行動綱領,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建設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高水平化工園區和以石化化工為主導產業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不斷提高石化和化學工業的國際競爭力,推動我國從石化和化學工業大國向強國邁進。

  (二)發展原則

  1.堅持創新驅動。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提高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著力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和大型成套裝備等核心關鍵共性技術,為建設石化和化學工業強國提供技術支撐。

  2.堅持安全發展。深入實施責任關懷,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推進危險化學品全程追溯和城市人口密集區生產企業轉型或搬遷改造,提升危險化學品本質安全水平。完善化工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3.堅持綠色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推廣新型、高效、低碳的節能節水工藝,積極探索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加強重點污染物的治理,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 

  4.堅持融合發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石化和化學工業深度融合,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標志的智能制造。加快石化化工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拓寬產業發展空間。促進軍民融合,推動石化化工行業與軍工科技、軍工經濟融合發展。

  5.堅持開放合作。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統籌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促進引資與引智并舉,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境外能源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并購和重組,培育國際經營能力,加快境外生產基地及合作園區建設,形成優進優出、內外聯動的開放型產業新格局。

  (三)規劃目標

  十三五期間,石化和化學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取得重大進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向石化和化學工業強國邁出堅實步伐。

  1.經濟發展目標。十三五期間石化和化學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銷售利潤率小幅提高,2020年達到4.9%

  2.結構調整目標。傳統化工產品產能過剩矛盾有效緩解,烯烴、芳烴等基礎原料和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顯著提高,環境友好型農藥產量提高到70%以上,新型肥料比重提升到30%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世界級化工園區和以石化化工為主導產業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行業發展質量和競爭能力明顯增強。

  3.創新驅動目標。科研投入占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1.2%。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日益完善,在重點領域建成一批國家和行業創新平臺,突破一批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成套裝備,形成一批具有成長性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4.綠色發展目標。十三五末,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3%,萬元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減少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15%,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削減30%以上。

  5.兩化融合目標。企業兩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實現信息化綜合集成的企業比例達到35%。石化化工智能工廠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在石化、煤化工、輪胎、化肥等領域建成一批石化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建成若干智慧化工園區,開展石化化工行業工業互聯網試點。

  三、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

  (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產學研用縱向合作,強化工藝技術、專用裝備和信息化技術的橫向協同,大力推進集成創新,構建一批有影響力的產業聯盟。在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現代煤化工等重點領域建成國家和行業創新平臺。圍繞滿足國家重大工程及國計民生重大需求,支持開展互聯網雙創平臺建設,著力突破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和成套裝備。加快化工新材料等新產品的應用技術開發,注重與終端消費需求結合,加快培育新產品市場。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嚴格控制尿素、磷銨、電石、燒堿、聚氯乙烯、純堿、黃磷等過剩行業新增產能,對符合政策要求的先進工藝改造提升項目應實行等量或減量置換。探索建立落后產能法制化、市場化退出機制,引導企業開展并購重組,發揮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和倒逼機制,充分利用安全、環保、節能、價格等措施,推動落后和低效產能退出,為先進產能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利用清潔生產等先進技術改造提升現有生產裝置,降低消耗,減少排放,提高綜合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應用研發,開拓傳統產品應用消費領域,擴大消費量。強化品牌意識,提高產品質量,健全品牌管理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度、美譽度較高的國際知名品牌。整合優化生產服務系統,重點發展科技服務、研發設計、工程承包、信息服務、節能環保服務、融資租賃等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為行業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

  (三)發展化工新材料

  圍繞航空航天、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節能環保、醫療健康以及國防軍工等領域,適應輕量化、高強度、耐高溫、穩定、減震、密封等方面的要求,提升工程塑料工業技術,加快開發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特種橡膠、石墨烯等高端產品,加強應用研究。提升為電子信息及新能源產業配套的電子化學品工藝技術水平。發展用于水處理、傳統工藝改造以及新能源用功能性膜材料。重點開發新型生物基增塑劑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四)促進兩化深度融合

  建立石化和化學工業智能車間、智能工廠以及智慧化工園區標準應用體系,加快智能工廠和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推動工業互聯網、電子商務和智慧物流應用,實現石化和化學工業研發設計、物流采購、生產控制、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全鏈條的智能化,大力推動企業向服務型和智能型轉變。

培育石化和化學工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新模式。構建面向石化生產全過程、全業務鏈的智能協同體系。在煉化行業,重點推進原油調和、石油加工、倉儲物流、銷售服務供應鏈的協同優化。建立健全化肥、農藥、涂料等生產監督及產品追溯系統,采用物聯網、射頻識別、物品編碼等信息技術,推進生產企業商品編碼體系建設,建立產品追溯數據庫。積極開展互聯網+農資活動,鼓勵生產企業建立農戶基礎信息庫,提高農化服務水平,實現供需協同。推廣農資電商等商業新模式。

  (五)強化危化品安全管理

  加強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的規劃銜接,優化危險化學品規劃與布局,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加快淘汰高風險產品及工藝,提高危險工藝的自動化控制水平和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實施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GHS),建立全產業鏈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綜合信息平臺,啟動危險化學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試點,提升危險化學品本質安全水平。

  (六)規范化工園區建設

   加強化工園區的規劃建設,科學布局化工園區。建立化工園區規范建設評價標準體系,開展現有化工園區的清理整頓,對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化工園區實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開展化工園區和涉及危險化學品重大風險功能區區域定量風險評估,科學確定區域風險等級和風險容量。支持化工園區開展智慧化工園區試點。

  (七)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綜合考慮資源供給、環境容量、安全保障、產業基礎等因素,有序推進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及重大項目建設,增強烯烴、芳烴等基礎產品保障能力,提高煉化一體化水平。加快現有乙烯裝置升級改造,優化原料結構,實現經濟規模,提升加工深度,增強國際競爭力。加快推動芳烴項目建設,彌補供應短板。在中西部符合資源環境條件地區,結合大型煤炭基地開發,按照環境準入條件要求,穩步開展現代煤化工關鍵技術工程化和產業化升級示范,著力提升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水平,提高裝置競爭力,促進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

  (八)擴大國際合作

  深入推進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支持國內企業參與海外資源的勘探與開發,重點推進油氣資源開發、北美頁巖氣制甲醇和乙烯及下游衍生物、鉀肥和輪胎生產基地建設,在有條件的地區實現就地加工轉化,形成上下游一體化的戰略合作產業鏈。鼓勵骨干企業通過投資、并購、重組等方式獲得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生產技術,強化技術消化,促進國內產業升級。發揮我國在煤化工、輪胎、化肥、鹽化工、農藥、染料等領域的業務技術和生產經驗優勢,加快國內優勢產能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實現產品就地銷售,開拓新興市場。加大石化化工技術裝備國際推廣力度,推進石化化工企業、裝備制造企業、工程設計企業開展業務合作,打造利益共同體,通過石化化工項目建設、重大工程技術裝備總承包等方式,帶動國產技術裝備走出去。加快工程服務輸出,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當地配套建設化工園區、物流基地,形成全方位對外合作的新格局。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產業政策

  編制《關于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推進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入園或關閉退出。研究制定《農藥行業轉型升級指導意見》,推動農藥行業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安全環保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研究制(修)訂重點行業(產品)規范(準入)條件、新興產業(產品)相關標準。完善安全、環保、節能、職業衛生標準,著力提高標準的適用性和有效性。大力發展先進的檢測認證技術和體系,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修訂,推進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雙向轉化。研究制訂規范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布局的指導性文件。

  (二)加強行業監管

  實施行業規范動態管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適時調整輪胎、合成氨、磷銨、電石等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加大安全、環保、質量、節能等檢查力度。加強污染物在線監測和聯網管理,加大對違法排放污染物、違規處置危險廢物的打擊力度。加強安全源頭管理,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危化品登記管理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依法責令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停產整頓、關閉退出。創新農藥行業管理方式,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嚴控新增生產企業數量和原藥產能,加強農藥安全生產監管,嚴厲打擊非法生產行為。維護市場公平秩序,堅決杜絕農資、輪胎、涂料領域以次充好、假冒偽劣、逃避繳納稅款等不良行為的發生。

  (三)創新體制機制

  圍繞充分發揮市場對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激發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積極推進石油、天然氣、危險化學品監管等重點領域改革;理順化工園區管理體系,解決設立門檻低、多頭監管的問題。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建立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體系,鼓勵和推動企業通過整合、參股、并購等多種形式開展兼并重組,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建立常態化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提高行業集中度。實施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建立技術創新聯盟,集中力量突破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裝備;創新科技支持方式,引導和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市場開拓;支持企業更多參與重大科技項目實施和行業科研創新平臺建設,加快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改革,使創新組織和創新人才都能獲得成果收益;建立重點領域產業聯盟,促進化工新材料上下游合作,研究制定支持化工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的保險補償機制。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按照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創新體制機制、加大改革力度,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四)加大政策扶持

  加強財稅、金融、貿易等政策與產業政策對接,落實銀企對接和產融合作政策,加大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融資支持。利用現有專項資金渠道(專項、基金等),繼續對產業升級、技術改造工作予以支持。適時研究石化化工產品進出口關稅、出口退稅及加工貿易政策。加大行業技術創新型人才、石化化工安全復合型人才、園區管理人才,以及石化化工與信息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五)組織實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央企業的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應與本規劃做好銜接,組織編制實施方案,分解細化目標,落實相關任務措施,根據情況變化對規劃內容進行調整。建立規劃實施的動態評估機制,對規劃實施的階段成果實行動態監測,適時委托第三方開展規劃中期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按程序調整規劃內容。行業協會要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企業落實規劃重點任務,做好行業自律,及時反饋規劃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第三页 | 五月天婷婷在线亚洲综合一页 | 日本亚洲欧洲色α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