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能耗再降4.5%
甘肅省把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取得了明顯成效:2007年、2008年已連續兩年完成年度節能減排目標任務。作為甘肅工業的耗能大戶,石化行業主要能耗指標也有了較大幅度下降,2008年全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產值能耗達到0.9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4.76%,其中5戶“千家重點耗能企業”萬元產值能耗0.88噸標準煤,實現節能25萬噸標準煤,有的企業已提前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
“十一五”以來,甘肅石化行業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五項措施:
——明確目標,細化管理。各企業針對“十一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中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實機構和人員,制定節能減排措施和考核辦法,積極開展對標、達標活動,以降低產品單耗、提高經濟效益為突破口,對重點耗能高的生產裝置進行系統優化管理。如金昌化工集團公司在節能中確立了管理、科技節能的理念。在管理節能方面,自2007年至今,該公司不斷強化節能降耗管理,先后成立了能源管理委員會、節能辦公室、能源管理辦公室,管理職能從建議、統計過渡到對生產系統生產過程能源消費的全過程監控。
——加大投資力度,完成了數十項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劉化集團公司將籌措的2.5億元資金全部用于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目前投資1500萬元新建的綜合污水處理廠已投入使用;投資1100萬元新建了尿素系統深度水解裝置,降低了氨耗,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指標均符合國家排放標準。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大乙烯改造工程、煉油系統裝置優化改造和各分廠生產工藝中蒸汽伴熱改熱水技術改造,兩項工程可實現節省標準煤2萬噸/年。此外,全行業普遍推廣了用電節能改造,長慶油田采油二廠、玉門油田推廣交流變頻調速40余套,低壓無功補償裝置5萬千伏安,節電2萬千瓦時。另有中油慶化公司、金化集團及鉻鹽企業共完成重點節能減排技改項目17項,節省標準煤12萬噸/年。
——按照“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思路,淘汰落后生產裝置。蘭州石化公司關停化肥廠“三硝”裝置、化纖廠等一批資源消耗大、能耗高、經濟技術指標落后、經濟效益差的裝置,使企業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明顯提高。金川公司化工廠新建投運了一套5萬噸/年離子膜燒堿裝置,同時淘汰耗能高的隔膜生產線,每噸燒堿電耗下降150千瓦時,節省標準煤1萬噸/年。永登、白銀等地關停了一批能耗高的電石生產裝置,節省標準煤2萬噸/年。
——開展技術攻關和資源節約再利用活動,促進節能降耗工作。近年來,蘭州石化公司組織開展了“技術效益年”、“五大攻關”和“四節約四再利用”等活動,在水資源的利用上堅持“高水高用、低水低用、中水回用”的原則,研究水資源的分級利用和污水的有效治理及回用,實施了換熱冷卻器改造、循環水回收利用等19項措施,實現了320噸/時煉油區生活污水回用和200噸/時煉油污水回用,2008年節水達168萬噸。金川公司原來年用水量高達9000萬立方米,由于有效實施了節水和廢水回收利用措施,在產能增加的情況下,不僅新鮮水總用量每年遞減200萬噸,而且在2008年實現了污水的零排放。
——狠抓節能基礎工作建設。特別是在強化能源計量管理和數據統計的溯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障了企業能源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為確保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2009年甘肅石化行業GDP能耗必須比上年再下降4.5%。為此,甘肅石化行業將繼續加大節能技術改造力度,推廣國家十大節能技術和國家發改委公布推行的56項實用節能技術;廣泛開展企業對標、達標活動,國家相繼出臺實施的石化產品管理標準和資源消耗標準為全省石化企業清潔生產審核、能耗水平、生產潛力的判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進一步強化中小化工企業的節能基礎工作,并逐步擴大清潔生產試點范圍,創建一批清潔生產先進企業,爭取有30戶石化企業達到清潔生產企業評價標準,10戶企業進入清潔生產企業先進行列。
為此,省石化工業協會將協調蘭州石化公司節能監測站對全省重點中小化工企業進行節能監測,制定出生產工藝和用能設備的改進措施;積極推進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建設,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廣一批潛力大、應用面廣的重要節能減排新技術,如乙烯生產系統對技術較落后、耗能高的毫秒爐優化操作,減少置換頻次,提高運行周期;合成氨裝置采用富氧換熱式轉化新工藝后,每噸合成氨降低天然氣消耗100~160立方米,節能效果明顯;發展大型現代化的電石生產裝置,淘汰6300千伏安以下裝置,提高裝備水平;鼓勵和支持鉻鹽企業推進鉻鹽無鈣焙燒清潔生產新技術和鉻鹽廢渣、廢液回收綜合利用。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