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煤電聯動機制 時機已成熟
日期:2008-4-11
分代表委員建議:解決目前困境,需改革電力定價機制.
———“2007年電煤市場價格漲到305元/噸,上漲21%,2008年預計將增長40%~70%,也就是可能達到1000元/噸,火力發電成本太高了,應該實行煤電價格聯動機制。”
———“煤炭的價格是有所增長,但是這個價格遠遠低于其價值,你知道現在出口煤炭的價格是多少嗎?97美元~100美元。不過,我不反對煤電聯動。”
———“但是電價如果控制不住,會給百姓生活、企業生產成本帶來負擔。”
…………
在工會界小組討論中,一場關于煤電價格聯動的討論正在進行。
剛剛過去的南方雪災讓國家電網半壁江山陷于困頓,有13個省級電網拉閘限電。由于煤價居高不下,目前煤電之間缺乏聯動機制,導致一些地區電廠成本大幅度上升而瀕臨倒閉。去年電煤價格漲幅超過政府規定的上限5%,但煤電聯動并未啟動。之后,由于資源、環境、安全生產等成本增加,煤炭價格繼續上漲。
這是今年兩會上“煤電聯動”成為熱議的背景。熱議出現在很多小組會議上和不同場合中。接受記者采訪的多數代表委員認為,建立煤電聯動機制,目前時機已成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董事長李曉琳在參加全國政協開幕式時對記者表示,中國建立煤電聯動的機制的時機已經成熟,應該適時推出。她認為現時中國的市場經濟當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調整。能源產業中70%是煤炭和電力組成,煤炭已經市場化,而電力價格還沒放開。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力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啟洲認為,表面上看,前一段時期煤電緊缺很大程度上是冰雪災害導致輸電線路損壞,以及煤炭運輸受阻造成的。而事實上,天氣因素僅僅是導火索,真正值得反思的是長期淤積的煤電矛盾以及背后的體制性因素。
陸啟洲委員算了一筆賬:2007年中電投集團公司發電標煤單價較上年平均上漲35元/噸,個別區域的電廠最高上漲65元/噸,漲價造成全年增加燃料成本支出近19.68億元。根據電煤采購合同,預計2008年標煤單價將較2007年上漲40.12元/噸,據此估算,中電投集團公司將面臨40多億元的燃料成本增支壓力,而中電投集團2007年全年的利潤是45億元。因此,這次冰雪災害既讓我們看到了煤電關系順暢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也掩蓋了煤電矛盾的本質———是煤價上漲,造成了電廠無錢存煤。他認為,當前解決煤電矛盾,一是切實推行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二是積極發展煤電聯營,三是抓緊建立煤炭價格指數,推行中長期供貨合同,創造條件培育煤炭期貨市場。最終辦法是,借鑒國際成功經驗,根據我國國情,盡快形成科學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
“我支持實行煤電價格聯動,但一定要搞好。我國電力60%~70%的能源來自煤炭,煤和電是國家發展的基礎,煤、電價格穩定,環境的保護,都關系到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統籌兼顧、未雨綢繆。”國有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路耀華委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