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工業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
化學工業是現代經濟中的一個重要部門,除自身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外,化學工業對許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獨特的作用。對可持續發展與化學工業之間關系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全面認識和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還應根據化學工業自身的特點進一步研究一些共性問題,以利于化學工業在新的形勢下抓住機遇,求得發展。
可持續發展給全球帶來挑戰
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中提出,全世界人民的進步和發展不應當危害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對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各種關注需要統一考慮。雖然人們尚不能確定未來幾代人的需求,但是當代領導人必須面對相關的挑戰,在政策上確保不要選擇影響后人的方式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
可持續發展必須是經濟、環境和社會3方面目標的協調實現。可持續性有3個層面的含義:一是經濟內容,指對稀有資源以及相關產業和經濟進行有效管理;二是環境意識,指不能給生態環境施加難以承受的負擔,維持生命的自然基礎;三是社會觀點,指人類是關注的中心,由于世界人口不斷增加,需要盡可能地提供平等的機遇、自由、社會公平和安全保障。
當前世界面臨全球性的挑戰:從有限的資源獲得最佳的利益,確保不向生態系統施加過分的壓力,世界人口不斷增長,糾正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
可持續發展號召各國人民、政府、行業和組織都要對此采取行動,全球化學工業已經接受此挑戰,并認為可持續性發展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承擔責任。
隨著化學工業的進步,它正在通過化工產品來提高人類生存條件和自身經營業績?;瘜W工業對可持續發展持樂觀態度,相信可持續發展可以成為知識、智慧的平臺,使化學工業與其他產業以及社會各部門形成共識,如何提高和改善生活標準及環境。
化學工業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化學工業的產品和服務是滿足人類各種需求必不可少的手段,它們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食品到衣著、住房、交通和通信,甚至娛樂活動。化學工業還能幫助其他工業部門解決存在的問題,如能源、信息技術、環保以及廢棄物的處理等領域。
化學工業是社會重要的供應者,它面向廣泛的下游工業以及廣大消費者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在支持其他工業的業績改進、研究開發進展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從化學工業本身看,它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創造著財富,對公眾事務和社會責任給予主要的財政支持。由于人們的生活標準在很大程度上由物質所決定,因此具有先進產能的化學工業在可持續發展中居于決定性的地位。
世界化學工業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需要形成文字納入各家公司的活動規劃中,由此建立行業的框架平臺。化學工業的“責任關懷”倡議、自我監測系統和其他自愿性規劃(如“可持續技術”、教育和工業參與計劃、能源效率計劃等)都是該框架的組成部分。各公司都要面對挑戰,擔起責任并積極行動起來,在自身發展規劃中必須考慮社會和下一代。
世界化學工業認為改進業績的關鍵有兩方面:一是對達到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二是提高業績和透明度。在“責任關懷”概念下,化學工業承諾要在安全、健康和環境保護各個層面不斷探求業績改進,培訓職工并向客戶和相關社區交流產品應用和總體運作情況。通過這些工作,化學工業提高了自身效率,降低了對健康和環境的風險,制造出更好的產品,為人類和社會作出貢獻。
化學工業在創新中的領先地位
“可持續發展”的實施需要許多新的途徑?;瘜W工業的貢獻就是不斷進行產品的創新,使它們滿足用戶的需要;同時創新制造工藝,減少對健康和環境的風險。這些貢獻的基礎來自知識和經驗,它不僅能將創新用于化學產品的制造、儲運和應用上,還可用于再加工、回收循環利用和解決環境問題等方面。換言之,化學工業面臨的挑戰就是最大限度地進行創新,以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創新是化學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對各化工公司而言,需要在以下八個方面做出努力:堅持產品、技術和各種工藝的改進須為未來發展提供最大的可能;開發新型的綜合環境技術;與化學工業的用戶保持密切合作;適應全球化競爭條件;使產品盡快進入市場;加強研究開發工作,從盈利所得中取得研發經費;對于社會相關政策的討論要積極提出觀點和建議;提高工藝過程收率。
通向可持續發展經濟目標的途徑
經濟的全球性競爭不斷加劇,經濟系統間的關系也日趨復雜。多國化學公司正在用共同標準進行全球投資和市場開發,以建立世界市場觀念,它們要在可持續發展中起到骨干作用首先須在國際貿易中體現自由和公平。貿易作為經濟發展的引擎,其核心也是可持續發展,貿易環境要求增長能在可預見的透明基礎上進行,用長期性的決策指導投資者,這也包含政府對工業的干涉和協調、用稅收提高收入,因此會對工商業帶來一定負擔。
創造財富和利潤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通過再投資和研究開發促進經濟發展、提供新技術、改善環境。為了獲得豐厚的利潤,需要創建靈活的企業結構。
為了在可持續發展中保持領先地位,化學工業的長遠未來必須立足于具有發展動力的政策,不僅在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上繼續作出貢獻,還要不斷提高公司的創新和再造能力,保持國際競爭能力。
沿著可持續發展道路前進的世界經濟將對化學工業帶來一定積極的影響,它要求向其他國家或集團(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轉讓有效技術必須具備環境、健康和安全的高標準;在其他國家的化學工業運作,要應用全球性的可比標準;要求監測并確保達到全球一致的且可被接受的標準;通過培訓班在其他國家重組工廠和辦公部門,對員工和用戶進行知識培訓?;瘜W工業對建立適應上述要求的經濟框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這也需要管理者的推動。
通向可持續發展環境目標的途徑
為進一步保護環境,社會要求建立一套嚴格的標準并提出市場經濟中的相關參數,而各工業部門要確定自身的標準如何達到這些參數要求。對化學工業來說要考慮以下一些參數:
科學環境監測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堅持環境保護和廢物減量化的綜合道路,即對產品和工藝進行綜合的環境保護考慮,并盡早開始。綜合的環境保護加強了工廠和產品的安全,能改善廢棄物的產生狀況,提高生產效率。此參數符合化學工業“責任關懷”承諾制中的“產品服務標準”。
能源成本是化學工業的關鍵,由于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優化原料和能源利用政策是各公司最佳利益所在,公司有責任對此進行貫徹實施,以兼顧環境和經濟兩方面。此政策也包括產品的回收和再次利用。
對能源投入進行競爭是必要的。對有限自然資源的經營管理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支柱產業,化學工業通過產品創新使其他產業更有效地利用資源,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為達到以上目標,化學工業需要有一個能被各國政府采納的全球性的政治?D經濟框架,使之有利于公司決策。
通向可持續發展社會相關目標的途徑
化學工業的參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性因素之一,化工公司在全球市場上進行有效競爭并取得成功,保證未來有長期的就業機遇,給予業績認可,堅持勞動保護并顯示對發展中國家問題的關注。
社會的當前需求要由社會本身活動及各種關系進行界定,從而形成輿論。化學工業必須表達自己的意愿,公開承諾對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在對風險的討論中,參與者的各種意見都可以提出來,不論這些看法或感覺是否合理。化學工業對環境報告和風險問題的討論需要公開透明??沙掷m發展的實現,需要在社會中形成輿論,推動社會向既定目標前進。
政策的挑戰
化學工業認為沿著可持續發展道路前進是市場經濟惟一的出路,化學工業要求政策上能保證維護市場經濟框架,在此框架中達到既定目標的最佳手段就是將立法、自愿性措施和市場能力組合起來。
建立與市場經濟兼容的環境政策不是單純地起草詳細的法規,而是要確定透明的、可以達到的環境政策目標。實際上,社會的長期利益與當前的科學水平是確定環境標準的依據,環境政策作為一整套戰略不能只是國家行為,而必須符合科學和社會的變化趨勢。
經濟政策必須要促使環境進行結構性變化,從國家層面上考慮收入和就業的分配,并給予結構調整充足的時間。
根據問題的性質和重要性,各國單獨采取行動并不可行,不應用單邊措施來面對境外的環境問題。因此,國家政策要能促進世界多數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各國必須努力做到和諧一致,至少要保持環境目標一致,這需要通過國際合作來實現。
經濟和社會政策最重要的工作包括:用鼓勵國家干涉調停的辦法保證框架適合市場經濟;促進國際貿易中的自由公正;通過促進工業調整改組、減少非競爭性成本(勞力、能源)爭論、加固科學和技術基礎來提高國際競爭力;完善基于合理科學基礎的法規和環境政策,并允許自愿的原則;根據長期可預見的原因制定管理法規。
可持續發展中的結構性變化要求在政策中及各項政策之間進行密切合作,例如各項措施應當互相協調,不要矛盾,對總體目標保持一致。這就要求每項政策都相應地確定各自的重點。
政策的制定工作應當與研究的重點和目的協調一致,政策的制定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取決于公司、研究機構、大學以及社會中相關團體間的創新潛能。為取得成功,這些領域中的活動必須集成于全球性科學和信息交換網絡中。
此外,可持續發展要預先建立一個有效的教育和培訓系統,教育和培訓相關的政策,在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出預警性問題,提高人們的能力和意愿,以促進經濟和社會中的必要變革。
評價目標和方法的指標
由于可持續發展的3個層面(經濟、環境和社會相關問題)不可分割,要達到這些目標需整體考慮。一國的行動不可能左右全球性可持續發展目標,國際政治和政策協調框架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預先確定的基本協定不僅僅是某個目標或通用國家政策所采取的行動,更重要的是遵循國際程序和決策過程,并且一定要明確目標。
各個目標間的矛盾必須要在各項措施實施前進行解決,由于一些矛盾的復雜性需要逐項進行研究,使目標和方法能有適當的組合。
各項目標和方法都必須滿足以下指標:
可實施性:目標必須依據現實制定,既不超越也不落后于系統的可能性和相關能力。
均衡性:在經濟、技術環境指標和社會接受度的基礎上做出總體評價,保證工作在均衡情況下進行。
靈活性:目標和措施的設計必須采用符合變化的要求。
可逆性:如果出現新情況或是發生意外的相反效應,要能撤回某些目標或采取異常的手段;
競爭的中立性:目標和方法必須不違反平等原則,更重要的是不能損害國際競爭中的平等機遇,要在最適合的層面上進行。
所選手段和方法必須符合市場的法律,不能影響公民的基本權利。因此,責任行動不僅是公司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也須每個公民遵守和履行。
文章來源:中國化工報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