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石法PVC發展空間探討
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劉嶺梅
產能過剩 洗牌效應顯現
2002~2008年上半年,隨著石油價格的不斷攀升,PVC市場持續走旺,企業利潤大幅提升,從而推動我國PVC生產迅猛擴張。2002年我國PVC產量360萬t,進口量168萬t,表觀消費量588萬t;而2009年7月底,我國PVC樹脂產能已達到1800萬t/a,發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2008年下半年,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國內PVC市場需求大幅萎縮,全國PVC裝置平均生產負荷在50%左右,缺乏資源優勢的PVC企業嚴重虧損,特別是華東地區的多家電石法PVC企業處于停產狀態或進口VCM用于后續聚合生產,國內許多企業取消了原定的擴能計劃。但在西部如新疆、內蒙、寧夏、廣西、甘肅、陜西、青海等地由于擁有資源優勢,PVC擴能計劃仍在進行,導致2009年我國PVC產能仍出現大幅增長。目前我國PVC市場需求約1000萬t,實際產能遠遠超過需求,因此今后幾年我國PVC產業將會出現嚴重的洗牌效應,不具資源優勢的企業將會被迫關停并轉,而綜合競爭力較強的企業仍將發展壯大。
目前我國有PVC生產企業約110家,其中40萬t/a的企業4家,30萬~40萬t/a的企業有3家,20萬~30萬t/a的企業有6家,規模小于20萬t/a的企業有100家左右。未來幾年絕大部分小規模企業將面臨淘汰出局的困境,我國PVC產業也將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我國PVC生產和消費區域性較為顯著,華東和華南是最主要的PVC消費地區,但生產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主要依靠進口或其他地區PVC產品輸入以滿足需求;近年華北地區PVC產能大幅增加,產品向全國輻射;以新疆為龍頭的西部地區盡管PVC生產發展很快,但消費增長緩慢,產品主要銷往華南和華東地區;而華南地區PVC消費量較大,但產能卻十分有限。
目前,發達國家PVC主要用于生產硬制品,軟、硬制品的應用比例約25:75。近年隨著我國化學建材行業的飛速發展以及農業灌溉、城市排水管道等行業對PVC管材的大力推廣,使得硬制品使用比例逐年增加,2002年我國PVC軟、硬制品比例為53:47,2008年則接近38.8:61.2的水平(見圖1)。
資源+政策 西部發展占主導
預計未來幾年,由于資源相對短缺以及國家對東部地區的環保整治力度逐漸加大,當地PVC產能將逐步萎縮。
我國西部地區憑借豐富的煤炭和石灰石資源、廣闊的地域、充沛的電力等能源供給以及大量低成本勞動力,加上電石法PVC項目投資較小、技術難度低、流程簡單以及國家出臺的一系列西部開發優惠政策,寧夏、新疆、內蒙古、陜西等地企業紛紛擬、擴建PVC裝置。因此,資源優勢、政策優惠等利好因素必將推動我國西部地區電石法PVC產業快速發展,以新疆為龍頭的西部區域將是今后幾年市場發展的新亮點。
綜合分析,盡管未來我國PVC產業競爭壓力巨大,但規模化企業仍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尤其是具有資源優勢的電石法PVC企業生命力將更頑強。同時,應著力挖潛西部地區市場消費潛力,重點發展PVC制品在化學建材領域的應用。
信息來源:中國化工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