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下游市場對于甲醇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國內掀起一股甲醇裝置建設熱潮。產能擴張步伐的加快也引發了業內人士對于國內甲醇行業是否會過剩的擔憂。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編寫的《關于“十一五”期間國內甲醇是否過剩的報告》分析,如果產能增長過快,則“十一五”末國內甲醇市場很有可能供大于求,屆時部分競爭力較差的企業將無可避免的遭到淘汰。本文從甲醇的原料結構以及企業布局入手分析,進而得出不同原料、分布在不同地區的甲醇企業的競爭力對比。同時,在統計、分析新建甲醇項目的基礎上,預測甲醇行業原料結構與產能布局的發展趨勢。
一、國內甲醇生產消費情況
2008年,國內共有甲醇生產企業180多家,產能超過2070萬噸/年,產量為1126.3萬噸,同比增長6.4%。甲醇進口量為143.4萬噸,同比增長69.7%;出口量36.8萬噸,同比下降34.6%;凈進口量106.6萬噸;表觀消費量為1232.9萬噸,同比上升11.6%。2000年至2008年的8年間,我國甲醇產能年均增長率達到25%,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長率也達到18%。目前,我國甲醇消費主要集中在甲醛、醋酸、醇醚等領域。
二、國內甲醇原料結構現狀及發展趨勢
(一)國內甲醇原料結構現狀
我國甲醇生產主要以煤為原料,其次是天然氣和焦爐煤氣。截至2008年底,國內煤制甲醇企業共有140多家,產能合計約1270萬噸/年,占總產能的61%;天然氣制甲醇的企業為23家,產能合計600萬噸/年,占29%;焦爐煤氣制甲醇的企業約有13家,產能合計為200萬噸/年,占10%。
(二)發展趨勢預測
我國“富煤少油缺氣”,原油和天然氣均不同程度的依賴進口。因此,發展天然氣化工產業,在原料供應保障程度、產品競爭力等方面均不如煤化工產業。根據石化協會掌握的資料,國內能夠于2010年底前投產的甲醇擬在建項目共有24個,產能約820萬噸/年,其中以煤為原料的產能占總產能的68%,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產能占20%,以焦爐煤氣為原料的產能占12%。預計到2010年,國內甲醇產能將達到2890萬噸/年,其中以煤為原料的產能占總產能的63%,天然氣產能占27%,焦爐煤氣為原料的產能占10%。
三、國內甲醇企業布局現狀及發展趨勢
(一)國內甲醇產能布局現狀
2008年,國內甲醇產能最大的省份是山東,產能超過300萬噸/年,約占全國甲醇總產能的15%;其次是河南和內蒙古,產能分別為300萬噸/年和240萬噸/年。 另外,河北、陜西、山西等省份的甲醇產能也都超過了100萬噸/年,四川省的甲醇產能也接近100萬噸/年。
(二)國內甲醇產能布局發展趨勢
如前文所述,預計2010年國內甲醇產能將達到2890萬噸/年。屆時,國內甲醇產能超過100萬噸/年的地區將達到10個,其中河南和內蒙古將成為甲醇生產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甲醇產能將分別達到416萬噸/年和405萬噸/年。由此可見,向資源地集中將成為我國甲醇產能布局的主導趨勢。內蒙古、河南、山西、陜西、重慶等地憑借其資源優勢,將成為甲醇生產企業最為青睞的地區;山東、河北等傳統的甲醇生產大省,受資源總量和環境容量的制約,產能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
(三)下游行業需求分布現狀及預測
1、二甲醚行業
目前,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替代液化石油氣用作民用燃氣,其消費主要集中在經濟相對發達、人口密度較高的沿海地區。同甲醇類似,二甲醚也不適宜大規模長途運輸,其生產裝置大多建設在消費地及其周邊地區。預計到2010年,國內二甲醚總產能將達到850萬噸/年,其中需要外購甲醇的產能約為700萬噸/年,大多集中在江蘇、河北、廣東、河南等地區;而自身配套有甲醇裝置的二甲醚產能則集中在內蒙古等地區。
2、醋酸行業
2008年,我國羰基法醋酸產能約為400萬噸/年,主要分布在江蘇、上海、山東、云貴等地區。預計到2010年底,國內羰基合成法醋酸產能將達到560萬噸/年,產能將主要集中在江蘇、山東、上海等沿海地區。其中,江蘇將占到全國產能的47%,山東和上海分別占到14%和11%。
(四)結論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甲醇消費市場仍將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但是,受資源供應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制約,甲醇生產企業將向資源更豐富、環境容量更大的中西部地區集中。東部地區的甲醇企業緊鄰消費市場,有利于降低銷售成本,但是資源、能源價格過高也將導致產品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下降;中西部地區的企業緊鄰資源產地,生產成本低,產品競爭力強。但是由于運力緊張,產品銷售將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四、政策建議
(一)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
建議甲醇企業通過收購煤礦或重組煤炭生產企業等方式,為自身的長遠發展謀求更加充分的資源保障。同時,建議甲醇企業與下游企業建立長期而穩定的價格協調機制,從而避免甲醇價格大起大落對于下游行業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穩定性,從而實現上下游企業的雙贏。
(二)延伸產品鏈,提高附加值,減少產品運輸量
建議中西部甲醇生產企業向下游延伸產品鏈,將甲醇就地轉化為附加值較高且國內市場尚未飽和的下游產品。一方面可以提高產品附加值,另外一方面也能夠減少運輸量,降低庫存壓力。
(三)避免同一地區的重復建設
由于部分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甲醇消費市場有限,需要將大量產品運輸到東部地區進行銷售,因此,甲醇產能過于集中將使這些地區已經非常有限的運力更加捉襟見肘。因此,地方在進行項目規劃時,應盡量避免甲醇項目的重復建設。
摘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網站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