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市(區)統一領導與指揮下,電石行業在邊“抗疫情”,邊“保生產”的雙重壓力下,雖然經歷了原材料供應緊張,成品庫存高位、產品外銷受阻,價格觸底,效益下滑,價格波動較大及企業虧損等不利局面,但經“電石人”的共同努力如期完成了上半年的生產任務,截止到5月份,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5月累計完成電石產量1119萬噸,同比下降3.5%,但,據我會不完全統計,預測上半年產量有望達到1300多萬噸,將與去年保持同期水平。隨著全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復工復產統籌推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重要時刻,我們電石行業整體生產經營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虧損局面逐漸縮小,企業效益有所好轉,(扣除無效產能的話)開工負荷由2月中旬的6成提高到6月底的8成,產品價格開始趨于平穩。一、生產情況據我會統計,截止到2019年底,電石企業145家,產能為4000萬噸,產量為2795萬噸。據國家統計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電石產量為215.4萬噸,同比下降5.6%,1-5月累計產量為1119萬噸,同比下降3.5%。但,據我會不完全統計,截止到6月底,扣除長期停產與半停產的電石裝置700萬噸外,實際有效電石裝置產能為3300萬噸,合計企業約110家,預測上半年完成電石產量1300多萬噸,有效裝置產能發揮率將達到80%以上。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電石生產造成的影響較為嚴重,2月份電石產量及開工率創上半年新低,較3月份231.4萬噸相差27.6萬噸,其它時間段差距也是較為明顯,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道路運輸限制、原材料供應緊張,產品外銷受阻及下游需要縮減等有關。同時,不難發現出作為電石大省的內蒙古、新疆、寧夏及甘肅等地,1-5月累計產量均處于負增長態勢,分別下降1.5%、3.6%、3.3%及13.9%。據我會抽調的重點企業,山西共計4家,唯有一家企業勉強生產;甘肅共計5家企業,僅有3家生產;青海4家企業,只有1家企業維持生產;陜西近4成的企業處于停產中;云南12家企業中,唯有4家企業勉強生產;而其它地區如湖北、河南、湖南及貴州地區開工企業更是少之又少。據不完全統計,近700萬噸的電石產能長期處于停產與半停產當中,主要包括建成但一直未投產的裝置200萬噸,還有一些已經失去競爭優勢的企業及內燃式電石爐裝置合計產能500萬噸。(蔣順平輯)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